上海市浦东新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


.
文章分类

浦东:探索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浏览次数:354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浦东:探索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机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增强科技创新动力,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在2月2日举行的浦东新区机电行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讨会上,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及机电行业企业的一批专家、科技人员纷纷建言献策,指出目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科技创新、转型发展进行了研讨。


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研讨会现场

当前机械电子行业企业面临着科技创新缺动力、转型发展缺活力的瓶颈问题。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区人大代表陆正官说,成熟的技术工人短缺,科技创新人才短缺,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这是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他希望通过政府部门、协会及企业三个方面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企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促进转型发展。

浦东新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充分发挥政府联系机械工程及电子电器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基层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开展以增强自主创新动力、提高科技竞争力为目的的科技创新活动。由协会10多位机电专家组成的“科技沙龙”,经常上门为企业服务。去年以来,协会及机电行业专家就探索形成机电行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进行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浦东新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负责人姚龙兴表示,目前机械工程技术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探索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在形成初稿、征询意见、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今年将正式出台《浦东新区机电行业科技创新奖励条例》,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转化机制,以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技术工人集中精力开展科技创新,使企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协会的帮助下,浦东机电行业也出现了一些科技创新亮点。上海申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空调零部件的企业,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该公司成立了技术研发团队,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原来一个零部件要经过车、铣、冲三道工艺,通过技术革新后变为一道工艺成型,生产速度与数量骤增,减少成本60%。该公司董事长许秋亭表示,要依靠科技创新提升竞争力,今年将投入500万元用于“科技革新”。

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了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对仪表板环境灯的使用材料、生产工艺与工序进行研究创新,该公司成功解决了内饰灯用一颗LED满足导光衰减的难题,填补了我国汽车内饰灯长期依赖进口的空白,成为自主创新的一个亮点。通过科技创新,该企业开发出20多个新产品,提高了产品性能和市场竞争力。2012年销售额达2.5亿元。

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

 

文章评论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 未登录,点击登录
版权所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