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新科技 体验新创意
中国国际工博会现场
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昨天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组织的“创新科技馆”再次被新科技描绘得五彩斑斓,以“绿色技术、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展区内,全国首创及全球领先的科技项目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
机器人变形大集合
在创新科技馆内,由陕西九立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带来的机器人已经在现场展开阵势,9台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站成了“广场舞”的队形,工作人员开启按钮后,机器人整齐划一的动作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公司负责人刘启帆表示,这是公司研发的一款教具机器人,主要是卖给学校,让大学生们在这款机器人的基础上可以自主进行开发或安装相应程序。公司已经有10余年研究双臂机器人的经验,目前这款机器人已经开始量化生产,订单每年可以达到几百台。
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的发展越来越快。在工博会现场,记者看到一个填补国内设施工业采收机具空白的“果蔬采摘机器人”。据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张文强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根据磁导航或者颜色导航,根据路线采摘蔬菜和水果,通过近红外摄像头的设置,它还能识别果蔬的颜色。这款机器人现在已经在苏州、新疆的室内大棚使用,虽然采摘每个果蔬需要用时20秒,还远远没有人工快,但是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停作业。“下一步,我们要让它提速到采摘每个果蔬用5秒钟,还要通过高精度相机,让机器人判断出果蔬是否已经遭到虫害等。如果果蔬已经坏了,机器人就直接把它扔掉,以降低成本。”张文强说。
此外,工博会现场还有极地科考机器人、双机协调作业机器人、全地形消防机器人等,机器人有的像瓦力一样呆头呆脑,有的像大白一样温暖可爱……机器人大集合,总有一款萌倒你。
坐“彩虹鱼”看海底
刚刚成功在南中国海完成4000米级海试的“彩虹鱼”号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和着陆器真机,在工博会现场引来众多参观者的啧啧称赞。4000米级海试不仅标志着中国人探秘“万米深渊”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也是“国家支持+民间投入”“科学家+企业家”创新模式迈出的关键一步。据公司董事、总经理吴辛介绍,公司计划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全海深的‘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实验室由一条5000吨级的科考母船、一台万米级载人深潜器、一台万米级无人深潜器和三台全海深着陆器组成。 目前,5000吨级科考母船“张謇”号已开工建设,计划2016年6月投入使用。科考船除了满足科考的需求,也可以提供旅游等项目,“坐上科考船,去看看海底的世界,将纳入公司的业务。”吴辛说。
“双创”大赛冠军创业忙
陆明伟和他的团队在去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新能源和节能环保行业的全国冠军。他创办的淼汇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去年8月注册成立。公司的主要产品液气能提水系统在今年的上交会上首次亮相就一鸣惊人。陆明伟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用来解决偏远山区的灌溉问题。”在现场,陆明伟用工具搭建了一个模拟的项目。他告诉记者,这个项目可以解决工程性缺水难题。在山区,可以通过水流的高度形成压力,最终把低处河流的水成功引到居民区。目前公司已经在云南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计2016年将拿到8~10个项目,每个项目可以解决灌溉土地2000~3000亩。在现场,陆明伟的儿子正在用一张小鱼网在爸爸的另一个项目的展示场景中捞鱼。陆明伟说:“这是公司的另一个项目,用这种液气提水系统进行水产养殖也可以大大增加产量,但我们现在主推的还是高山灌溉。” 陆明伟的儿子玩得很开心:“阿姨,我刚才捞到了一条大鱼呢!”孩子的脸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笑容。
(作者:戴丽昕 责任编辑:ydm)